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心灵家园 > 心灵讲堂 > 正文

致家长的一封信

来源/作者:王钧玥 浏览次数:() 发布时间:2025-05-25
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:

您好!

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全面发展、急剧变化的时期,心理发展普遍呈现可塑性强的特点。我们满怀热忱,希望与家长朋友携手,做孩子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和心理健康守护的同行者,为他们的健康成长、发展成才保驾护航。

学校致力于打造“家校医社”协同育人同共体,搭建全方位的“心理健康服务生态圈”。推出了家校共育系列课程,旨在搭建一个学习、交流、分享的平台,帮助家长朋友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,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;特别设立了一个心理关怀邮箱“zbxyxl@126.com”,如果您在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发现了任何让您担忧的心理变化,或者您有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任何疑问,都可以通过这个邮箱与我们联系。我们与专业医疗机构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深度合作,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,进行一对一心理评估,为孩子提供心灵“急救包”和“成长手册”,形成 “预防-干预-赋能”的贴心支持链。

但我们深知,作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,您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以下是家校协作的几点建议,期待您的共同践行。

其一,做思辨成长的好伙伴。

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,易于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自省的习惯。在家中,不妨多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,放下传统的“家长姿态”,认真倾听孩子对各种事件的见解——您专注倾听的模样,会让孩子感受到“被尊重”的力量,从而更愿意深入思考。交流时,您可以用“你为什么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?”等开放式问题,引导孩子突破思维局限,尝试从不同维度分析问题,逐步养成全面、理性的思维习惯。

其二,做爱与温暖的传递者。

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结,是孩子心灵的珍贵养分。您与家人相处时的包容理解,对他人的尊重关怀,都是孩子眼中 “爱的教科书”。日常中,您可以鼓励孩子从细微处践行关爱,比如主动倾听室友的烦恼、为同学提供一次真诚的帮助等。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惑时,可以引导孩子描述情绪,帮助他们学会清晰表达内心需求,协助孩子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。

其三,做乐观心态的引路人。

成长路上难免有风雨,但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孩子看到雨后彩虹。当孩子遭遇挫折时,建议您先停下“解决问题”的脚步,用一个拥抱、一句“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”,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充分接纳,要先解决情绪,再解决问题。待他们平静后,再一起回顾事件:“这次经历让我们收获了什么经验?”,引导孩子的正向思维和积极归因,将挫折转化为成长契机。最后,您可以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克服困难的真实故事,让孩子明白:乐观应对挑战,才能在成长中不断“升级”。

其四,做心理韧性的培育者。

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,偶尔摔倒并不可怕,关键是能够站起来继续奔跑——这恰如心理韧性的核心:不是永不失败,而是失败后能再次出发。您可以适当让孩子自主决策,让他们在被信任的氛围中建立“我能应对挑战”的信心。当孩子面对失败时,重点肯定他们在过程中的努力,帮助他们用“成长型思维”看待挫折。同时,请告诉孩子:“强韧不是独自硬扛,适时寻求外界支持是一种智慧。”

其五,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伙人。

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多方合力,我们诚邀您加入这场守护行动,请您不定期主动与辅导员(班主任)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、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;同时,期待您参与到我们的家长微课堂,请关注“淄博职业dafabet888官网心理中心”公众号,观看家校协同育人系列课程,学习心理健康专业知识。

我们始终相信,家校间的默契配合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有力的支持,从日常的耐心倾听,到关键时刻的理解支持;从细微处的情绪觉察,到人生转折的智慧引导。让我们用爱和理解编织一张心理防护网,一起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
最后,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,万事顺意!愿孩子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向阳而生,逐梦前行!



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5年5月25日


(初审:王钧玥

复审:张晗旭

终审:逄伟)


友情链接